握緊命運的舵,我要不一樣的未來
文章來源 :萬通汽車教育·杭州
發布時間 :2019-03-21 10:53
我要分享
李育林,今年24歲。初見他時,他比同齡人更加的成熟穩重,對未來有想法,有規劃。高二時,因為對文理知識沒有學習的興趣,經過慎重的考慮,他選擇了休學,沉淀自己,想清楚未來的路到底要怎么走。


責任與興趣——目標的雛形
“作為男孩子,要有擔當和責任,以后想要有能力養家糊口,你得學一門扎實的技術才行”,父母這樣勸導休學回到家后的李育林。這時的他也開始意識到,即使不讀高中,也需要學一門技術傍身。
李育林從小就喜歡車,“小學的時候,特別喜歡搗鼓爸爸的摩托車,初中時,家里換了三輪車,我就已經學會騎了。”李育林說道:“休學期間我還去考了駕照,那時候開始正視自己的興趣,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。”于是,在父母的推薦下,李育林去了當地一家汽車4S店做學徒。這一做,就是三年。


沉淀與積累——目標的明確
在這三年間,他換了4個師傅,“這4個師傅分別擅長汽修的不同板塊,美容、機修、鈑金幾乎我都有學,但是跟著師傅學很吃力。”李育林說道:“他們都知道這個故障應該怎么去修,但是對于故障為什么會出現,檢修的原理又是什么,卻總說不出個所以然,雖然我學了三年,但是在理論方面幾乎是空白的,其實師傅在教我的過程中,是有所保留的,畢竟這是他們自己吃飯的本領,不會全部都教給你。”李育林感慨道。
在4s店的第三年,李育林開始對前途未卜的未來,有了顧慮。在這消耗了三年青春,卻沒能學到過硬的汽修技術。如果再待下去,也不會有多大的進步。李育林一直都有創業開店的想法,但他意識到自己年紀還小,知識面也還不夠廣,汽修各方面技能也都還有待提升,索性趁年輕,去提升自己,多學一些汽修和創業知識,養精蓄銳,等到時機成熟再開店。

選擇——駕駛命運的舵
經過多方考量后,李育林來到了萬通汽車教育。“來學校進修,其實是我一直想做的事,在萬通上課差不多有半個月了,這里的課程體系安排很合理,老師講完基本的操作原理后,就會安排到實訓室實習,這樣我們能更好地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當中,掌握得更牢固。學校的教師教學也很有耐心,實訓的時候,不懂的地方,只要你提出來,老師會反復地教。”李育林開心地說道。
李育林來到萬通不久,就參加了技能大賽,拿到了一等獎的好成績。他認為,比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,能發現自己的不足,不斷提升自己,同時也能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在平時互相切磋,也為以后開店積累人脈,人脈就是為以后開店奠定基礎。

有時候放棄其實是為了更好的選擇
在青春燃燒的歲月里
釋放激揚的熱情
播放動聽的旋律
揮灑拼搏的汗水
青春屬于那些拼搏者們
加油吧,少年,創造出屬于你的輝煌!
下一篇:90后的他,從實習到收購公司,只用了一年